韓國時間比台灣時間快1小時
證件與入境規定
-
護照:需持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。
-
簽證:台灣旅客可免簽證入境韓國90天,無需事先申請K-ETA(免申請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。
-
電子入境卡(e-Arrival Card):自2025年2月24日起,入境韓國需於入境前3天內線上填寫電子入境卡,取得QR Code於入境時出示。若未填寫,可在機上領取實體卡填寫。
-
Q-Code健康申報:自2024年9月1日起,台灣旅客入境韓國無需填寫Q-Code健康狀態調查表。
-
海關申報單:如無需申報物品可直接走「無申報」通道。
行李與必備物品
-
身分證明文件:護照、身分證、護照影本(建議備份)。
-
行動上網:可選擇SIM卡、eSIM或Wi-Fi分享器。
-
交通卡:建議購買T-Money交通卡,方便搭乘地鐵、公車。
-
貨幣:建議先在台灣換部分韓幣應急,更多可於當地換錢所兌換,匯率較佳;信用卡亦可使用。
-
電子設備:手機、行動電源(注意2025年2月起,行動電源禁止放在機艙行李架上,需隨身攜帶)。
-
轉接頭與變壓器:韓國電壓為220V,插座為圓形兩孔(歐規),需自備轉接頭。
-
盥洗用品:多數飯店不提供牙刷、牙膏、刮鬍刀等,請自行攜帶。
-
衣物:根據季節準備服裝,韓國四季分明,秋冬乾燥建議攜帶保濕用品。
-
個人藥品與保健用品:依個人需求攜帶常用藥品。
交通與住宿
-
機場到市區:可搭乘機場快線A’REX或機場巴士,費用及時間依路線而異。
-
住宿:建議提前預訂,並確認是否提供所需設施。
消費與退稅
-
退稅:消費滿30,000韓元可申請退稅,部分百貨公司有自助退稅機或人工窗口。
為了尊重當地文化並避免誤會,以下是赴韓旅遊時應注意的主要禮儀與禁忌:
1. 物品遞交與接收
-
遞交或接收物品時,尤其是對長輩或上級,應使用雙手,表示尊重;單手遞物可能被視為不禮貌。
2. 公共場所行為
-
在地鐵、咖啡廳、餐廳等公共場所保持安靜,避免大聲喧嘩或使用擴音通話,以免引起他人反感。
-
不隨意觸碰他人,尤其避免拍肩、摸頭或牽異性手等肢體接觸,尊重個人空間。
3. 見面與社交禮儀
-
傳統見面禮為鞠躬,晚輩或下級見長輩或上級應先鞠躬問候,男性間見面可鞠躬握手,握手時建議用雙手表示尊敬。
-
避免隨意用「阿珠媽」稱呼中年女性,對陌生男性稱呼「歐巴」需謹慎。
4. 餐桌禮儀
-
用餐時長輩先動筷,晚輩應端正坐姿,避免雙腿伸直或叉開。
-
飯勺用於吃飯喝湯,筷子用於夾菜,兩者不可混用。
-
不可將筷子直插飯碗中,這是喪禮習俗,會被視為不敬。
-
用餐結束後應迅速離開餐廳,不宜長時間逗留聊天。
5. 拍照與指人禁忌
-
不可隨意在公共場合拍攝陌生人,尤其是有人的照片,應先徵得同意,避免侵犯隱私。
-
避免用手指直接指人,應用手掌輕輕指引,表達謙遜與尊重。
6. 其他注意事項
-
尊重長幼有序,使用敬語。
-
遵守公共衛生及交通規則,垃圾分類嚴格執行。
-
公共交通上禁止飲食,手持飲料上公車亦禁。
其他注意事項
-
投保旅遊平安險:建議出發前投保旅平險及旅遊不便險。
-
氣候:留意當地天氣,春秋日夜溫差大,夏季炎熱,冬季寒冷。
-
行李整理:可事先列清單,避免遺漏重要物品。
-
電壓220V,需自備歐規圓孔轉接頭。
-
建議攜帶適量韓幣現金,並備妥信用卡。
-
旅平險與醫療保險建議事先投保。
-
交通卡(T-money)可於便利商店購買,方便搭乘大眾運輸。
小提醒
-
韓國插座與台灣不同,務必攜帶轉接頭。
-
2025年起行動電源需隨身攜帶,勿放置於行李架。
-
韓國飯店多不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,請自備。
-
旅途中注意保管好個人證件與財物。